沃卡惠移动端logo

沃卡惠  行业资讯

资讯详情

数字化下半场,建“中台”还重要吗?

2024-05-15 09:33:144636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是否建设中台一直是一个非常值得争议的问题。

数字化下半场,建“中台”还重要吗?

其实,单从技术维度,建设一个中台并不是难事。如何有力“说服”各个业务部门把数据按照特定范式,持续地、主动地接入中台,才是最大的实施门槛。

数据中台的建设,其成效往往在短期内效果并不显著。很多企业基于这一点在“中台”的

甚至还很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问题,伴随着中台的出现,一定会产生配套的技术一致性要求——例如:要求增量业务系统的数据源必须来自于“中台”。

很多企业觉得没有中台就缺乏了数字化的抓手,因此迟迟推进不了数字化转型的进度。真的是这样么?

数字化的本质是数据应用,数据中台的本质是数据汇聚。二者具有相关性,但并非互为必选项。

数字化建设第一原则,一定是对着“应用”出发,以数据产生的业务结果为导向。中台其实更多是过程,只是增加了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的转化效率,是“数字化”的乘数因子。

但无论如何,都要现有核心的数字化案例范式,才有加速这个范式的必要性。

如果数据应用本身对跨专业的诉求不高,那么短期内是可以跨过“中台”的思路直接将数字场景建设付诸于实践的。

或者说,当数据应用只是针对局部的跨域连接,而非全局性的数据融合考虑的时候,开展企业级的“中台”建设也并非完全必要的。

当然,这些论述并非为了突出“中台”没有意义,而只是为了提供一些关于是否构建“中台”的理性决策依据。

现在业内高度一致的观点是:“中台”是企业数字化发展到一定成熟度的产物,而不是一开始就要去做的事情。

在数字化的早期,企业应该更多关注于如何快速把数据用起来,给业务人员和管理者信息,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构建数据资产。

当数据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台”的乘数价值也就自然而然凸显了,关于构建“中台”的决策此时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在数字化的后期,盲目的跟风式“中台”战略已经越来越不可取,尤其是企业在数字化成本控制越发严格的大环境下。

如何平衡成本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很多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最值得深刻讨论的话题。

先流程、后数据、再平台!

科学的数字化一定是延续着这个路径来做。这里毋庸置疑每一步都是后一步的重要前提条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台”是一个逻辑概念,而非一个物理概念。“中台”的边界可大可小,可严格可模糊。

因此在数字化中,企业可以分步骤来实现中台目标。

例如,以业务条线之间的相关性为主要考虑因素,先完成局部的数据同步和汇聚,再基于有效性验证的情况下,逐步扩充中台的业务覆盖范围。

很多“中台”系统都涵盖数据的ETL工具,把对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也当作中台的主要职能。这也是一种近期比较新颖的“中台”观。

即—从工具的角度而非数据库的角度来看待“中台”。因此,如果前期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加工处理流程并建立了标准化的数据链路,也非常有利于业务系统的接入和快速的数据应用推广复制。